《文化十分》两周岁啦!我想对你说……
2015年6月22日——2017年6月22日
《文化十分》开播两周年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文化十分》栏目是央视新闻中心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栏目,开播两年来已播出520期节目。栏目以新闻和文艺的双重视角,记录和表现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创作实践。两年来,“深扎”主题报道持续挖掘、精细生产、规模传播,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获得了中央领导、中宣部领导、台领导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表扬。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报道
获中央领导肯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肯定:“《文化十分》这个栏目办得很好,对于推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的落实有很积极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作家、艺术家参与进来,用鲜活的内容感染人。”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兼中央电视台台长聂辰席指示:“《文化十分》继续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中汲取营养,不断扩大节目参与影响力。”
原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表扬:“《文化十分》系列纪实报道,即深入扎实,又扩大了深扎活动的影响,应予充分肯定,希望继续推出这样的系列报道,号召更多的文艺工作者真正的深下去,扎进来,有感触,有收获,有作品。
重大系列报道贯穿全年
《文化十分》栏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专业化的新闻视角聚焦国内外重大文化事件、透析当下热点文化现象和话题,讲述文艺创作背后的感人故事,推荐优秀艺术作品。围绕重大宣传和重点报道任务,自主策划推出《长征与文艺》《抗战与文艺》《家国颂歌》《一带一路 合作共赢·民心相通》《两会特别节目 代表委员在基层》《戏曲进校园》《我的文化乡愁》《匠心·传承》等30个系列报道共180集特别节目。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升华民族至善至美的道德光芒,用人文精神照亮文化传播之路。
聚焦热点文化现象
栏目贴近生活与时代,关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分析深度文化话题,在新闻报道中做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舆论引导作用,发挥主流媒体影响力。先后制作了《记者调查: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还有哪些硬骨头要啃》《扼制明星片酬过高 促进影视产业健康发展》等文化观察类节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时代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记者风采
栏目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自我,先后去了青海、西藏、新疆、云南、四川、广西、贵州等地,沉下心、俯下身,用真情记录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采风创作、体验生活的生动实践,用责任担起一份文化使命。
一路走来,感谢中宣部领导的关心,感谢台领导的厚爱,感谢中心领导的支持,感谢部门领导的信任,让《文化十分》这支年轻的团队大胆前行,踏实耕耘,尽情挥洒青春激情和对文化深沉的热爱!两年里,年轻的记者跟随艺术家上高原、下海岛,跑边疆,走矿井,哪里有艺术家采风的脚步,哪里就有《文化十分》记者同行的身影,哪里有艺术家深情的创作,哪里就有《文化十分》记者忠诚的记录!300多期“深扎”节目讲述着中国故事的诞生与阵痛,诉说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与希冀,记录着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脉动!得文化雨露滋养和正午阳光的照耀,祝福《文化十分》健康成长!
——制片人 石岩
两年的时间里,我跟拍了国家话剧院导演白皓天十余次进西藏创排话剧《共同家园》的艰苦过程,头痛难忍的时候就和剧组的演员一起喝上几口酒,大家成了“酒肉朋友”!白导再排《谷文昌》的时候,每次都会主动叫上我,三上东山岛,看着谷文昌搬着比自己身体还大的石头,把结婚的新衣裳送给老乡的照片,终于理解了当地老百姓为什么“先祭谷公,再祭祖宗”!
——王焕黎
习总书记在文代会上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要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我们要坚守新闻理想,要把文化界的坚守故事报道出来。我三次到敦煌采访,从常书鸿、段文杰,到樊锦诗和王旭东,是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的坚守才能让莫高窟灿烂的文化保存下来并闻名于世。我们媒体人的责任就是把这些坚守的故事告诉大家,让这些艺术家高尚的情操引领社会风尚。 ——孟颖
从南海到高原,从乡村到城市,跟随一个个文艺工作者的脚步。在记录这些文艺工作者的深扎路途中,我自己也有成长、有收获。栏目两周年,希望自己也跟栏目一起,丰富阅历充实自己,做出好节目。
——陈瑶书
西藏,神一样的地方,来了就云里雾里绕,进隧道,观工厂,看非遗,每处都得大口喘气才能表达那“激动的心情”,但,缺氧不缺精神,我必努力深入基层,带着漂亮的高原红,做好我们的当家节目——深扎。
——李雪荣
在“一带一路”报道中,我有幸来到艾德莱斯绸的故乡——新疆和田,与这块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相遇。在与艾德莱斯绸传承人艾力·买提尼亚孜、设计师和博物馆研究员的一系列采访中,我不知不觉爱上了这块充满颜色的土地,爱上了这些一直在追求美的维吾尔族兄弟姐妹。
——杨晓宁
在深扎系列报道中,我跟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及作曲家们深入云南红河,到访屏边大围山、蒙自永宁村、切龙中寨等地集采民族音乐,越接近创作源头,也越体现采风报道的本真!
——魏迪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在与艺术家贠恩凤一路基层慰问演出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她对人民的付出,和人民对她的喜爱。她说只要她还能走,还能动,就要一直唱下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才是这位“百灵鸟”永葆艺术青春的真谛。 ——王瑞宁
曾 44 35329 44 15536 0 0 3904 0 0:00:09 0:00:03 0:00:06 3904大凉山跟拍彝族姑娘吉克隽逸春晚回家路,也曾在浙江非遗第一线感受传统工艺振兴生动的脉搏,现在又来到西藏体验高原天路的艰辛和藏族百姓的淳朴坚韧……这一路,有奔忙与颠簸,更多的是收获与成长,只有来到现场,才能真切地记录时代,只有紧贴着泥土,才能嗅到生命的芬芳。
——焦雯
在策划过程中,也实地去新闻现场,做到知行合一。在四川阿坝州这个云朵上的民族——羌族,见证非遗传统文化存下来,传下去。慢慢沉下心理解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
——袁晓琳
跟着剧组走南闯北,经历过“战场”,也经历过都市情感戏的现场,跟导演演员同相处,见证一部部影视剧的诞生,聊天和采访中都让自己更了解影视圈、更爱影视圈、更深入去观察影视圈。 ——张崝
去年八月跟随藏族作家白玛娜珍深入西藏农牧区采风,沿怒江徒步十五公里后,坐村民的摩托车在崎岖山路奔驰近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此行目的,在悬崖峭壁上乘摩托车飞驰时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此行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自己剧本的苛刻,对藏文化的热爱,祝福这位一心要将世界上最长的民族史诗《格萨尔》搬上现代大银幕的作家梦想成真。
——张焕东
在跟随歌剧《玛纳斯》深扎的山路上回忆在《文化十分》的两年,有很多收获、感慨和快乐,今天也行走在路上,克服高原反应跟随艺术家们追寻千年史诗的民族印记,感受克族同胞的淳朴热情和南疆的壮美雄奇,感谢《文化十分》让我有幸一次次称为艺术创作的记录者,见证民族歌剧的发展与探索。
——段译
凭着一腔情怀和热血爱着这份工作,爱着这个栏目,不想争不想抢,坚信没有做不好的选题,只有找不对的角度。希望自己以后能在深入基层的体验中有更多收获,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充实自己的内心,早日能有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刘雅晴
第一天春晚回家路跟着老腔艺人走进陕西省华阴县双泉村,一路高歌的老腔艺人们荣归故里。第二年春晚回家路,跟随萌娃小麦,来到3000公里外的新疆,吃了萌娃小麦家的手抓饭。见证着春团圆,感受着温情。未来的日子,希望能够一直做一个温暖的人,做有温度的节目。 ——任思晔
从博物馆系列,深扎系列再到近期的非遗系列,很多类型的片子都是第一次上手,对于我这个新记者来说都是挑战。在非遗新生代系列的采访报道中,我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锡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并有幸采访到这样的一群非遗传承人,他们一辈子都在坚持做一件事情。我想这就是匠人精神,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具备对工作执着、对节目精益求精的精神! ——李雅倩
走过文化基层,访过电影大师,作为栏目的“资深”外援,感谢《文化十分》给了我另一个看世界的方式。走更多路,成为更好的人,我们一路同行!
——徐小燕
每一次跟随深扎采风都让我收获很多,跟随电影《藏魂》前往四川甘孜藏区拍摄,跟演员们一起凌晨开工,到第二个凌晨一同收工,对每一个镜头反复斟酌,让身在现场的我感触很深。走在现场,走在路上,真实的记录,是我一直的追求。 ——李雅琦
来到《文化十分》后的第一个春节,是在四川西南大凉山的彝族自治州度过的。我们跟随彝族歌手吉克隽逸走过“春晚回家路”,过了一个难忘的“年三十儿”。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努力是幸运的,我喜欢文化,热爱文化,感谢《文化十分》给我这样一个机会。 ——刘晓月
我们一直在路上,永远记得一名记者应当担负的使命。
——梁霄
大家说
《文化十分》打开了央视文化新闻的专题窗口,信息足,视角准、覆盖广,搭建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新平台,传递文化正能量,树立时代新气象;栏目报道鼓励文艺界树立良好风尚,全国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正在蔚然成风,“文化十分”的传播,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树立典型,带对了路,希望与《文化十分》努力成为“文化三十分”、“文化时空”。
—— 文化部
《文化十分》栏目以人物故事和创作纪实方式,对近年来国产影片取得的探索进步给予充分肯定,节目为中国电影加油鼓劲,对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舆论导向作用!节目有思想,有水平!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短短的十分钟,紧跟热点,内容丰富,用朴实的镜头记录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现场,是极其少有的,在其他节目里很少看到,特别真实、有感染力!
—— 国家交响乐团
《文化十分》把扎根人民的文化情怀和服务人民的政治抱负,有机内化在新闻节目的价值内核和生产流程中,提高了文化新闻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中央媒体应注重在贴近中提升,贴身中扩充,贴心中引导,《文化十分》做了很好的榜样!
—— 中国文化报
《文化十分》的记者与我们知识界、文化工作者一同紧跟时代的脚步,关注文化的命运,深入到生活第一线,解决问题,我们的心是一样的,从来没有忽略对文化和现实的关切,通过你们的报道让这些问题变成了社会公众参与和关心的问题,唤起了公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
—— 文化学者冯骥才
《文化十分》栏目是我的老朋友了,栏目记者先后跟着我去西藏、汉中、内蒙、四川采风。《文化十分》确实吹响了时代的号角,报道了人民的心声,把艺术家们践行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点点滴滴都呈现在荧屏上,不但记录了艺术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际行动,更在艺术家和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希望《文化十分》栏目越办越好!
—— 作曲家叶小钢
《文化十分》及时反映文化发展趋势力,深入报道文化领域的主流声音,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发挥了主流媒体在中国文化发展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 文化学者张颐武
不知不觉《文化十分》栏目已经走过两年,仅仅十分钟就表现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动态,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深度报道的权威性栏目,这几年我做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长征》《孔子》等《文化十分》都进行了深度跟踪报道,让观众深入了解纪录片创作背后的各种挑战和努力,感谢你们辛苦的创作和专业的工作精神!祝你们创造出新的业绩,为中国媒体争光!
—— 纪录片导演闫东
文化十分的拍摄过程就是一个“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典型,一次次的不畏艰辛,不惧劳苦,让我感动,也为百姓带来最真切的报道,特别祝贺栏目成立两周年顺利!
—— 话剧导演白皓天
两年走来,《文化十分》在一步步成熟,观众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感谢各位观众对的关注与厚爱,参与和包容,有大家不离不弃的支持与陪伴,相信《文化十分》的明天会更好!